磨具的相关介绍
发布时间:2020-07-27} 浏览次数:4453次
磨具组织粗分为紧密、中等和疏松三类。每类又可再细分数等,用组织号来区分。磨具组织号越大,磨料在磨具中所占的体积百分率越小,磨粒之间的间隙越宽,表示组织越松。反之,组织号越小表示组织越紧。较松组织的磨具使用时不易钝化,在磨削过程中发热少,能减少工件的发热变形和烧伤。较紧组织的磨具磨粒不易脱落,有利于保持磨具的几何形状。磨具的组织只在制造时按磨具配方予以控制,一般不作测定。超硬磨料固结磨具主要是由金刚石、立方氮化硼等与结合剂固结成的磨具。由于金刚石、立方氮化硼的价格高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,用它们制造的固结磨具与普通磨料固结磨具不同,除超硬磨料层外,还有过渡层和基体。超硬磨料层是起切削作用的部分,由超硬磨料和结合剂组成。基体是在磨削中起支托作用的,由金属、电木或陶瓷等材料组成。过渡层用于连接基体和超硬磨料层,由结合剂构成,有时也可省去。常用的结合剂有树脂、金属、电镀金属和陶瓷等。固结磨具的制造工序有:分配料、混料、成型、热处理、加工和检查等。随结合剂不同,制造工艺也不尽一样。陶瓷结合剂磨具主要采用压型法,将磨料和结合剂按配方的重量比例称量后,置于混料机内混合均匀,投入金属模具内,在压力机上成型出磨具毛坯。毛坯经干燥再装入窑内焙烧,烧成温度一般为1300℃左右。当采用低熔点烧熔结合剂时,烧成温度低于1000℃。再按规定尺寸形状精确加工,然后检查产品。树脂结合剂磨具一般是在室温条件下在压力机上成型,也有采用在加热条件下边加热边加压的热压工艺。成型后在硬化炉内硬化。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时,硬化温度为180~200℃。橡胶结合剂磨具主要采用对辊机混料,并滚压成薄片,然后用冲刀冲裁成型;也有的用松散料,投入金属模具内在压力机上成型。成型后在硫化罐内硫化,温度为165~180℃。金属结合剂磨具的制造工艺有粉末冶金法和电镀法两种,主要用于超硬磨料固结磨具。粉末冶金法以青铜等为结合剂,混料后采用热压或在室温条件下加压成型,然后烧结加工。电镀法以镍或镍钴合金等为电镀金属,按电镀工艺将磨料固结在基体上,制成磨具。特殊品种的磨具有烧结刚玉磨具和纤维磨具等。烧结刚玉磨具是用氧化铝微粉和适量的氧化铬混合、成型,在1800℃左右烧结制成。这种磨具结构紧密,有较高强度,主要用于加工钟表、仪表等零件。纤维磨具是用含有或粘附有磨料的纤维丝(如尼龙丝)作原料制成的,它的弹性好,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抛光。
使用情况
磨具在使用过程中,当磨粒磨钝时,由于磨粒自身部分碎裂或结合剂断裂,磨粒从磨具上局部或完全脱落,而磨具工作面上的磨料不断出现新的切削刃口,或不断露出新的锋利磨粒,使磨具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切削性能。磨具的这种自锐性,是磨具与一般刀具相比突出的特点。
早在新石器时代,人类就已经开始应用天然的磨石来加工石刀、石斧、骨器、角器和牙器等工具了;在19世纪美国出现了用天然磨料与粘土相结合烧成的陶瓷砂轮;1900年前后,人造磨料问世,采用人造磨料制造的各种磨具相继产生,为磨削和磨床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。此后,天然磨具在磨具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。
磨具按其原料来源分,有天然磨具和人造磨具两类。机械工业中常用的天然磨具只有油石。人造磨具按基本形状和结构特征区分,有砂轮、磨头、油石,砂瓦以上统称固结磨具和涂附磨具五类。此外,习惯上也把研磨剂列为磨具的一类。